鲫鱼的品种介绍,常见的有土鲫、高背鲫等
土鲫:别称野生鲫鱼,生长于自然水域,生长较慢,个体偏小。
高背鲫:高背鲫非人工培育,个头大生长快,喜敞水区。
白鲫:白鲫1976年从日本引进,生长快。
工程鲫:工程鲫为人工培育品种,生长快无繁殖力。
彭泽鲫:彭泽鲫原产江西,有斑纹,个体较大,生长较慢。
方正银鲫:方正银鲫原产黑龙江,体型特征明显,2010年成地标农产品。
一、鲫鱼的品种介绍
1、土鲫
土鲫别称野生鲫鱼,多生长在溪流、江河、湖库等自然水域中,体色因环境不同而不同且多呈青灰色,少数呈金黄色,鱼体纺锥形,生长缓慢,从幼苗长到3两(150克)需要三年,个体一般在半斤左右,超过一斤就比较稀少了。
2、高背鲫
高背鲫不是人工培育品种,但个头就算是工程鲫也比不上,因背脊高耸得名,外观有点像鳊鱼,生长速度快,最大个体可达6斤,背部颜色呈银灰色且越往下越浅,直至腹部呈白色,喜欢生活在离岸百米以上的敞水区。
3、白鲫
白鲫是1976年从日本引进的鲫鱼品种,别称河内鲫、大孤鲫、日本鲫等,体型较大,体色银白色,头稍小,背部隆起似驼背,尾柄细长,生长速度比土鲫快,最大个体可达5斤,在市场上买到的银白色鲫鱼多数都是这种鲫鱼。
4、工程鲫
工程鲫是人工培育的鲫鱼品种,别称湘云鲫,外观与普通鲫鱼相似,背部为青灰色,腹部为白色,头部比其它鲫鱼小,有一对较小的须突,生长速度极快,最大个体可达3斤,没有繁殖力,只能通过人工培育。
5、彭泽鲫
彭泽鲫是原产于江西省彭泽县丁家湖、芳湖、太泊湖等自然水域中,因体侧有5-7条灰黑色的芦苇似的斑纹亦俗称芦花鲫,头非常短小,背部浅黑色,腹部灰色,鳍青黑色,个体比土鲫大,但生长速度不是很快,2010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性农产品。
6、方正银鲫
方正银鲫是我国特有的三倍体鲫鱼之一,原种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体型短,体侧扁而高,头短小,背部、背鳍、臀鳍黑灰色,体侧深银灰色,鳞片边缘颜色稍深,2010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性农产品。
7、淇河鲫
淇河鲫是我国特有的三倍体鲫鱼之一,原种产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河,因脊背宽厚俗称双背鲫,曾因过渡捕捞而濒临灭绝,通过提纯复壮、人工繁育等一系列措施后才逐渐恢复,2010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性农产品。
8、黑鲫
黑鲫因体色呈黑褐色而得名,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亚洲等地,我国仅见于额尔齐斯河流域,多生活在水草丛生的水体中,杂食性,主要以浮游生物、底栖无脊椎动物、水生植物植及植物碎屑等为食。
二、鲫鱼能活多少年
1、鲫鱼通常能存活10年左右,部分野生的鲫鱼能存活15年左右。
2、鲫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生活层次属底层鱼类,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鲫鱼喜欢群集而行,择食而居,鲫鱼的肉质细嫩,营养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