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的外观,不同品种的外观有所区别
鲫鱼的外观因品种而异。
土鲫:嘴上无须,身体呈纺锤体状,体色金黄,鱼鳞较小。
白鲫:身体呈银白,背部隆起,尾柄细长,最大个体可达到5斤。
高背鲫:外观近似鳊鱼,背脊高耸,背部呈银灰色,腹部呈白色。
工程鲫:头部较小,背部呈青灰色,腹部呈白色。
彭泽鲫:头部短小,背部呈浅黑色,腹部呈灰色,鳍呈青黑色。
一、鲫鱼的外观
1、土鲫
土鲫是最常见的鲫鱼,别称野生鲫鱼,多生长在溪流、江河、湖库等自然水域中,体色因环境不同而不同且多呈灰色,少数呈金黄色,鱼体呈纺锤体状,嘴上无须,鱼鳞较小。
2、白鲫
白鲫是1976年从日本引进的鲫鱼品种,别称河内鲫、大孤鲫、日本鲫等,体型较大,体色银白色,头稍小,背部隆起似驼背,尾柄细长,生长速度比土鲫快,最大个体可达5斤。
3、高背鲫
高背鲫因背脊高耸得名,外观像鳊鱼,生长速度快,个头就算是工程鲫也比不上,最大个体可达6斤,背部颜色呈银灰色且越往下越浅,直至腹部呈白色,喜欢生活在敞水区。
4、工程鲫
工程鲫别称湘云鲫,体型与普通鲫鱼相似,背部为青灰色,腹部为白色,头部较小,有一对较小的须突,生长速度极快,最大个体可达3斤,没有繁殖力,只能通过人工培育。
5、彭泽鲫
彭泽鲫因体侧有5~7条灰黑色芦苇似的斑纹亦俗称芦花鲫,头非常短小,背部浅黑色,腹部灰色,鳍青黑色,个体比土鲫大,生长速度不快,2010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性农产品。
6、方正银鲫
方正银鲫原种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体型短,体侧扁而高,头短小,背部、背鳍、臀鳍黑灰色,体侧深银灰色,鳞片边缘颜色稍深,2010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性农产品。
7、淇河鲫
淇河鲫原种产于河南省鹤壁市淇河,因脊背宽厚俗称双背鲫,曾因过渡捕捞而濒临灭绝,通过提纯复壮、人工繁育等一系列措施后才逐渐恢复,2010年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性农产品。
8、黑鲫
黑鲫因体色呈黑褐色而得名,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亚洲等地,我国仅见于额尔齐斯河流域,多生活在水草丛生的水体中,杂食性,主要以浮游生物、无脊椎动物、水生植物植等为食。
二、鲫鱼的刺多吗
1、鲫鱼的刺比较多。鲫鱼是最常见的淡水鱼类,特点是个体小且刺多,个体越大刺相对也越大,其中小鲫鱼适合油炸,食用时可连肉带刺一起咀嚼,中等个体的鲫鱼适合用来煲汤,汤煲好后可将刺挑出来,而大个体的鲫鱼不管是清蒸还是红烧都非常不错。
2、鲫鱼的刺相当于其他动物的骨头,主要有内部刺、尾部刺和外部刺三种,其中内部刺的主要作用是支撑肌肉,保证鱼体各部位肌肉不变形,尾部刺的主要作用是稳定尾部肌肉,使鱼的尾巴摆动起来更有力,外部刺的主要作用是平衡身体和支撑游动。
3、鲫鱼刺多是由基因决定的,事实上鲫鱼若没有这么多刺根本无法生存,对鱼类而言刺实际上就是骨头,主要分内部刺和外部刺两类,其中内部刺是肌间骨的通俗说法,作用是确保鱼各部位肌肉不发生变形,而外部刺的作用则是平衡身体和支撑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