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三农 - 三农问答

我国松材线虫病是哪年首次发现的,在1982发现的

仁位
仁位

我国于1982年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森林病害,目前已被列入我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其主要依靠媒介昆虫进行传播,其中墨天牛属昆虫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

松材线虫的生活史分为繁殖周期和分散周期,其中繁殖周期全部在松树体内。2龄幼虫遇不良环境时,转化成分散型3龄幼虫,然后蜕变成持久型4龄幼虫,方便媒介昆虫传播。

我国松材线虫病是哪年首次发现的,在1982发现的

一、我国松材线虫病是哪年首次发现的

1、我国的松材线虫病首次是在1982发现的,从1982年截止到2013年底,先后有17个省、284个县级行政区(不含香港、台湾省等地方)发生过松材线虫病。该病害是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森林病害,属我国重大外来入侵品种,已被我国列入森林植物检疫对象。

我国松材线虫病是哪年首次发现的,在1982发现的

2、在自然界中松材线虫的传播主要依赖媒介昆虫,因此媒介昆虫既能携带松材线虫又能传递给寄主植物导致病害发生。尽管有些昆虫携带线虫,但不能将其传递给寄主植物,因此不是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墨天牛属昆虫被认为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分布广泛,墨天牛属以外天牛不能传播线虫。墨天牛属昆虫主要取食松属植物,有一些种还能取食云杉属和冷杉属植物等。天牛通过取食健康木补充营养来传播线虫,也可以通过在衰弱木和死亡的松树上产卵来传播线虫。

3、松材线虫的生活史有繁殖周期和分散周期。繁殖周期全部在松树体内,当携带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在健康松树枝条上取食时,线虫进入到松树体内,开始了繁殖周期,重复出现卵、幼虫和成虫。2龄幼虫遇不良环境,转化成分散型3龄幼虫,向蛹室聚集,能抵抗干燥和低温等不良环境,蜕皮后逐渐成为持久型(休眠型)4龄幼虫,持久型4龄幼虫特别抗干燥,适合媒介昆虫的传播。

我国松材线虫病是哪年首次发现的,在1982发现的

二、松材线虫病疫区和疫木管理办法

1、以疫区和疫点实行限期拔除制度为例:当年新发现的疫区,应当在一年内将木材基本拔除;

2、孤立疫区、危险性较大和区域位置显要的疫点,应当采取综合措施,自发现起3年内力争基本拔除;

我国松材线虫病是哪年首次发现的,在1982发现的

3、疫区和疫点拔除后,应当继续实施跟踪监测,以避免疫情反弹,同时还要采取森林抚育、改造等综合措施来巩固防治的成果。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新三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三农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