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三农 - 三农问答

梭边鱼烹饪前要刮鱼鳞吗,无需刮鱼鳞

未来农业
未来农业

梭边鱼在烹饪前无需刮鱼鳞,因为梭边鱼体表无鱼鳞。

1、梭边鱼属于鲶形目、鮰科、真鮰属淡水鱼类,原产地为北美洲,鱼体延长,前部较宽肥,后部较细长,口侧具4对深灰色触须。体表光滑,体侧、背部呈淡灰色或淡茶青色,腹部呈乳白色或银白色,幼鱼体两侧有不规则的明显黑色斑点。

2、梭边鱼属于底栖性鱼类,栖息于湖泊、河流的底层,昼伏夜出,喜在阴暗光线条件下集群摄食。

梭边鱼烹饪前要刮鱼鳞吗,无需刮鱼鳞

一、梭边鱼烹饪前要刮鱼鳞吗

1、梭边鱼烹饪前无需刮鱼鳞,由于梭边鱼体表无鱼鳞。

梭边鱼烹饪前要刮鱼鳞吗,无需刮鱼鳞

2、梭边鱼的生活习性

(1)梭边鱼属于底栖鱼类,主要栖息在湖泊、河流的砂砾、石块的底层,喜欢在阴暗的光线条件下集群摄食,有昼伏夜出的摄食习惯。

梭边鱼烹饪前要刮鱼鳞吗,无需刮鱼鳞

(2)梭边鱼通常产卵在岩石突出物下面,或者淹没的树木、树根之下,或者河道的洞穴里。雄性梭边鱼是筑巢鱼类,在与雌鱼交尾后赶走雌鱼,守护在巢穴直到受精卵发育孵出鱼苗。

梭边鱼烹饪前要刮鱼鳞吗,无需刮鱼鳞

(3)梭边鱼一般的产卵温度范围为21-29℃左右,水温超过30℃会影响到受精卵发育和鱼苗成活。

梭边鱼烹饪前要刮鱼鳞吗,无需刮鱼鳞

(4)梭边鱼体重大的比体重小的产卵季节要早些。在卵受精后发粘,相互粘结而附在水池底部,雄鱼在护卵时位于卵块上方,不断摆动腹鳍,以达到对受精卵增氧的作用。

梭边鱼烹饪前要刮鱼鳞吗,无需刮鱼鳞

二、什么是梭边鱼

1、鱼种论述

梭边鱼一般是指斑点叉尾鮰,别称沟鲶、钳鱼、黔鱼等,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鲶形目、鮰科、真鮰属淡水鱼类,原产于北美洲,我国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引进,1989年自繁成功,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

梭边鱼烹饪前要刮鱼鳞吗,无需刮鱼鳞

2、形态特征

(1)梭边鱼体延长,前部较宽肥,后部较细长,头部较长;口亚端位,具深灰色触须4对。

(2)眼较小,侧中位;体表光滑,侧线完全;背鳍基底短,后有一脂鳍,胸鳍有1锯齿状硬棘和8-9根鳍条,腹鳍腹位,臀鳍基部长,尾鳍分叉深。

梭边鱼烹饪前要刮鱼鳞吗,无需刮鱼鳞

(3)体侧、背部淡灰色或淡茶青色,腹部呈乳白色或银白色,幼鱼体两侧有明显、不规则的黑色斑点。

梭边鱼烹饪前要刮鱼鳞吗,无需刮鱼鳞

3、分布范围

(1)梭边鱼原产于北美洲,从加拿大南部到墨西哥北部均有分布。

(2)我国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从美国引进原种进行驯化,1989年自繁成功,现长江流域、珠江流域、淮河流域等普遍都有分布,其中嘉鱼县已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梭边鱼种苗繁殖和供应基地。

梭边鱼烹饪前要刮鱼鳞吗,无需刮鱼鳞

4、生活习性

(1)底栖性:梭边鱼是底栖性鱼类,通常情况下都在水体底层活动,喜栖息在池塘、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中,到了冬季集群游到深水的石缝、土洞、树桩等遮蔽物处越冬。

梭边鱼烹饪前要刮鱼鳞吗,无需刮鱼鳞

(2)杂食性:梭边鱼是杂食性鱼类,幼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及幼虫等,成鱼主要摄食水生昆虫、甲壳类、底栖软体动物、小型鱼类、动物尸体等,亦食植物种子、碎屑等。

梭边鱼烹饪前要刮鱼鳞吗,无需刮鱼鳞

(3)喜温性:梭边鱼是喜温性鱼类,生存临界水温0-38℃,最适生存水温21-26℃,摄食临界水温10-32℃,水温低于15℃或高于30℃食欲减弱,水温低于10℃或高于32℃停止摄食。

梭边鱼烹饪前要刮鱼鳞吗,无需刮鱼鳞

(4)夜行性:梭边鱼是夜行性鱼类,怕光喜暗,昼伏夜出,视觉功能退化,眼球很小,白天藏在水底草丛、石块下、树根下或深水底,到了夜晚才活动、觅食,全凭嗅觉和触须猎食。

声明: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新三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三农网立场,内容旨在传播知识,若有内容错误或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更正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