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蛙怎么养殖,先饲喂鲜活诱饵再过渡至人工饲料
准备工作:准备好产卵池、蝌蚪池、成蛙池,选购合适的种蛙并交配,然后采收卵块进行孵化。
蝌蚪饲养:于网箱内或原孵化池饲养蝌蚪,密度为600-800尾/㎡,第4天后开始投喂饵料。
幼蛙饲养:密度为100-150只/㎡,水面搭建饵料台。先饲喂2天活饵,然后过渡至人工饵料。
成蛙饲养:适当增喂动物性饲料,并根据体型大小调整饲喂密度。
一、黑斑蛙怎么养殖
1、准备工作
(1)建设蛙池
养殖池主要分为产卵池、蝌蚪池、成蛙池,可建设在潮湿、温暖、避阳的地方,以土池或者长形水泥池为宜,池面需要搭建遮荫板,池水内可投放少许漂浮性水草。
(2)选购种蛙
要选择经过2次产卵的种蛙,这样受精率会比较高,养殖3-4年的雌蛙产卵数量虽然多,但是受精率比较低,因此第1年蛙产卵率也比较低。
(3)卵块采收
黑斑蛙受精卵采收回来后,可放入消毒的养殖池环沟内进行孵化,卵块颜色深的部位为动物极,需要朝上放置,颜色比较白的部位为植物极,需要朝下放置。
(4)孵化管理
黑斑蛙进入孵化期,水温要保持在20-25℃之间,如果水温突然升至5℃以上,或者遇到较强的震动,都会造成黑斑蛙死亡,孵化2天后,蛙卵稍微出现晃动,在3-4天后就会变成蝌蚪形态,5天左右即可孵化小蝌蚪。
2、蝌蚪饲养
黑斑蛙蝌蚪孵出后,可在网箱内或者原孵化池进行培育,每平方米水面可放养600-800尾蝌蚪,放养后4-5天不用投食,期间自身的卵黄囊可以传送营养,在第4天卵黄囊消失后,便可投喂饵料。
3、幼蛙饲养
幼蛙每平方米为100-150只,在水面上可搭建饵料台,让幼蛙上台采食并栖息,首先可用鲜活诱饵料喂2天左右,后期慢慢加大投喂量,然后过渡到人工饵料。
4、成蛙饲养
幼蛙放入成蛙池后,摄食量会变大,因此生长速度也会变快,可适当增喂动物性饲料,饲养30天左右,当重量达到100克时,每平方米可养殖30只,饲养60天左右,每平方米可养殖10-15只,再经过短期饲养即可上市。
二、黑斑蛙的养殖条件
1、温度
黑斑蛙生长适温为20~30℃,温度降至10℃以下时摄食与活动逐步减弱,降到5℃以下时开始冬眠,水温超过32℃以上时活动明显减弱,温度超过35℃时会导致黑斑蛙陆续死亡。
2、湿度
黑斑蛙皮肤没有保护体内水分蒸发的组织结构,只靠皮肤腺体分泌的黏液来保持体表的湿度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栖息环境既要有水的池塘,还要有杂草丛生、温暖潮湿的环境。
3、光照
黑斑蛙昼伏夜出,怕阳光直射,但趋弱光,光照对蛙体新陈代谢、生长、生殖均有促进作用,如长期在黑暗处生活其生殖腺难以发育成熟,甚至停止产卵和排精。
4、水质
黑斑蛙蝌蚪要求蛙池水域有较高的溶氧量,通常要求达到渔业水质标准,成蛙、幼蛙虽然用肺呼吸,但水中的溶氧高对其仍有良好的作用,PH在7~8为宜,一般盐度不高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