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在室内养猫的原因,可以避免交通事故和感染传染病等
遇到交通事故:提倡室内养猫是为了避免它们因防御性姿态或视力问题遭遇交通事故,确保猫咪的安全。
感染传染病:提倡室内养猫是为了避免流浪猫身上的疾病、跳蚤和虫子,以及减少与其他猫咪接触传播疾病的风险。
遭到虐待:提倡室内养猫是为了避免猫咪引发邻里矛盾、遭遇虐待或引起对猫过敏人的困扰,同时也能减少猫咪的排泄物带来的问题,保护猫咪和他人的安全与和谐。
一、提倡在室内养猫的原因
1、遇到交通事故
虽然猫咪给人的感觉非常灵活,但是它们是很容易遇到交通事故的。它们在车子逼近时不会逃跑,反而会拱起身子采取防御姿态,晚上被车灯照到时也会由于看不见而不敢动弹。
2、感染传染病
(1)大部分的流浪猫身上都有一些疾病,打架或与其他猫咪接触都会提高传染的几率。
(2)尤其是在草丛里穿梭时会有一些跳蚤、虫子等容易爬到猫咪身上,还有与其他猫咪接触也会提高传染病感染的机率。
3、遭到虐待
(1)许多讨厌猫的人,会因为猫咪带来的麻烦而产生愤怒,甚至是怨恨的情绪。
(2)新闻报道中出现的虐猫事件并不是少数的特例,对这类人来说,不只是流浪猫,连家猫也十分危险。
(3)除此之外,猫咪散养在外面时,它们的排泄物可能会造成附近邻居的困扰。外面也可能会有怕猫或对猫敏感的人。
二、养猫多久做一次体外驱虫
1、首先,预防性体外驱虫建议给猫咪每月做一次。一般猫咪的体外驱虫与季节有关,夏季建议每月给猫咪做一次体外驱虫,冬季可适当延长至2-3月一次。
2、此外,也可以根据猫咪的外出频率、居住环境等方面进行适当调整驱虫频率,若猫咪经常外出去树林、草地等处玩耍,或者住居环境比较杂乱、潮湿等,可以适当增加驱虫频率。
3、其次,因为猫咪常见的体外寄生虫繁殖能力都比较强,所以建议每月给猫咪做一次体外驱虫。比如常见的跳蚤,一般雌性跳蚤一天可以产下50枚左右的蚤卵,蚤卵在21天内就能发育成新的跳蚤。
4、同时在猫咪的体外寄生虫处于生长阶段时,主人用肉眼是观察不到的,所以建议定期给猫咪驱虫进行预防。
5、最后,猫咪通常在二月龄左右开始进行体外驱虫,但如果此时猫咪的体重不足1公斤,那么暂时不建议进行驱虫处理,防止使用体外驱虫药物后出现中毒的情况。
6、给猫咪进行体外驱虫的前后三天建议不要洗澡,主要是由于猫咪的体外驱虫药是通过皮脂腺扩散至全身发挥作用,洗澡后会导致皮脂腺层被破坏导致驱虫药效不佳。